经济外向型 台湾脆弱 来源:东网 作者:陈文鸿 研究所所长 台湾的经济是高度依赖中国大陆,港商台商参与内地自90年代发展的出口加工贸易生产,一方面获取巨大利润,部分反馈港台,促使港台发展。另一方面,港台制造业转移至内地,两者经历去工业化,香港最彻底,台湾则因两岸关系,产业升级转型,2009年台湾制造业占GDP比重最低,仍有21%,与日本、德国差不多,其后回升,2019年达31.2%,胜过中国大陆,可与爱尔兰相比,其中主要是半导体行业,显示出在产业转移中国大陆之后,台湾企业把从大陆赚取的巨大利润投入半导体和相关行业,支持本土工业升级,并在半导体行业与南韩、美国鼎足而立,超越日本。 台商再投资制造业的升级,与香港之投入房地产炒卖大不相同。 然而,台湾的半导体市场主要在中国大陆,舍大陆市场难以有超高利润率支持半导体产业连续投资要求,缺大陆市场,也不易与南韩、美国竞争。而半导体等高科技产业要求的技术高,就业率低,基建设施要求严格,台湾发展集中于上游,难以扩大产业,增加就业,连产业链内的封装测试也大部分转移至中国大陆。不仅高端的半导体生产依赖中国大陆市场,下游产业亦依赖已转移到中国大陆的部分。台湾半导体产业愈来愈集中于晶圆生产,位高势危,且美国在对付华为、中兴之后,正转向对付南韩的三星和台湾的台积电。而在美国制裁下,中国大陆也奋力追赶,台湾经济支柱的半导体,内外受迫。 台湾的经济属外向型,贸易十分重要,以2021年首9个月看,台湾的出口占28%是往中国大陆,香港14.2%,合共四成多,进口中国大陆为21.6%,外贸顺差对大陆是323亿美元,对香港是455亿美元,近800亿美元,大于全地区总顺差的277亿美元,或美国的79亿美元。因此,假若台湾出口中国大陆及香港有变,外贸会迅即变成逆差,经济冲击不单止是出口的生产与就业受挫,外贸逆差带来的金融冲击亦大,尤其是台湾的出口舍中国大陆难有替代,本身财政债务严重。疫情压力已大,若大陆对台湾的进出口稍作制裁,由此衍生的市场心理恐慌可弄垮民进党政府,或至少引发岛内严重的政治冲突。 或许大陆未必要打垮台积电的龙头,经贸政策却可分化其主要企业与行业,产生恐慌和由此的经济困难。以经济逼台正制造急统台湾的重要条件。 来源:东网 作者:陈文鸿 研究所所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