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香港立法会选举:绝不搞“清一色”,也绝不搞“形象工程” ...

2021-11-3 13:06| 发布者: 荷兰华人新闻网| 查看: 119| 评论: 0|原作者: 靖海侯|来自: 有理儿有面

摘要: 香港立法会选举:绝不搞“清一色”,也绝不搞“形象工程”来源:有理儿有面作者:靖海侯 香港已进入选举季。 9月,选委会选举结束;12月,立法会选举将至;明年3月,特首选举渐进。 三场选举中,立法会选举规 ...

香港立法会选举:绝不搞“清一色”,也绝不搞“形象工程”
来源:有理儿有面
作者:靖海侯


       香港已进入选举季。

       9月,选委会选举结束;12月,立法会选举将至;明年3月,特首选举渐进。

       三场选举中,立法会选举规模最大、动员力最强、影响面最广,香港社会及广大市民最为关注,其重要性毋庸置疑。

       10月30日,立法会选举提名期展开,选举氛围已然升温。很多人在观望,在思考,抑或正审视今次的立法会选举,看看香港特区完善选举制度后,香港的民主实践是否实现了发展,选举文化是否得到了重塑,以及香港正彰显的新的政治参与空间。

       “爱国者治港”,是一条根本原则。当参选的人都是爱国者后,选举又将如何进行?两方面的迷思浮现出来:对非建制派来说,他们担心出现“清一色”的局面;对建制派来说,他们担心竞争将制造内部矛盾。

       什么是“清一色”,到底要不要竞争?今日香港《大公报》评论版头条,刊发“靖海侯”专栏文章,直面此问题,廓清此迷思。文章认为,香港这次立法会选举绝不搞“清一色”,也绝不搞“形象工程”。选举就是选举,不是「政治酬庸」,不可能「论功行赏」,必须有必要的良性竞争。那种幻想「躺平」了当选的,既不现实,也不道德,更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良性竞争是立法会选举的应有之义
作者:靖海侯



      香港特区立法会换届选举12月19日举行。10月30日,选举提名期展开,一众有心建设香港的人士摩拳擦掌,正陆续报名参选。

      立法会作为特区三大建制机关之一,其换届选举关乎宪制秩序的维护和管治效能的提升,重要性毋庸赘言。而作为完善选举制度后的第二场选举,且作为三场选举中规模最大的一场选举,这次的立法会换届选举更具指标意义和示范作用。

      或者说,这次选举将形塑人们对新的选举制度的印象,香港特区民主实践的发展状况也将尽显其中了。

二 

  实则,人们有理由相信这次立法会选举不同于以往,会呈现新的气象和局面。

      完善选举制度后,立法会选举亦如9月份的选委会选举,落实的都是同一个原则:「爱国者治港」,致力的都是同一个目标:「良政善治」。在香港国安法的护航下,奠基在选举制度优化和社会环境净化之上,人们对这次立法会选举已有稳定的预期:

      1.爱国爱港者上位,反中乱港者出局;

      2.政治议题减少,社会发展议题增多;

      3.选举斗争转为选举竞争;

      4.选举过程服务于选举结果。

      有序而不是失序,规范而不是失范,彰显民意而不是制造对立,凝聚共识而不是形成撕裂,这次立法会选举注定少了乱象、多了和谐,少了紧张、多了从容,少了「火药味」、多了「正能量」。


  然而,对这次选举,香港社会也有疑虑和迷思,并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会不会搞「清一色」的问题,二是会不会流于形式的问题。

      选举实践能不能回答好这两个问题,关系新的立法会选举制度的认受性,也关系到参选人的参选意志、竞选心态以及当选后的履职尽责状态。这两个问题,有必要予以重视,得到澄清。


      要回答会不会搞「清一色」的问题,首先要厘清什么是「清一色」。

      国务院港澳办主任夏宝龙今年二月指出,我们强调「爱国者治港」,绝不是要搞「清一色」。他表示,「一部分市民由于长期生活在香港这样的资本主义社会,对国家、对内地了解不多,甚至对国家、对内地存在各种成见和偏见。对这些人的取态,中央是理解和包容的,也坚信他们会继续秉承爱国爱港立场,与反中乱港分子划清界限,积极参与香港治理。」

      可以看出,所谓不搞「清一色」,绝不是指在爱国爱港立场上不搞「清一色」,绝不是在对待反中乱港分子上不搞「清一色」。

  落实「爱国者治港」,不搞「清一色」,但管治者的底色必须是一样的。不搞「清一色」,就是指香港的管治团队:

      1.不会来自同一行业、同一阶层、同一地区;

      2.不会只代表特定人群的利益;

      3.除涉及国家和香港根本利益外,不要求其认识一致、观点一样;

      4.明辨大是大非,包容内部分歧。

  这次立法会选举,不会搞「清一色」,也不可能搞成「清一色」。

      1.立法会由地方选区、功能界别、选举委员会三个界别组成,制度设计上已经保证了广泛性和差异性;
 
      2.参选人多由不同政团推选产生,而这些政团各有其理念纲领和代表性,政策主张本来就存在许多不同,作为政团反而还要「刻意」凸显其「独特性」;
 
      3.立法会议员是选举出来的,社会各方深度参与其中,如此庞大的市民各行使其民主权利,理论上谁也不能控制选举结果。

       实际上,随着反中乱港分子出局,大家都是爱国者,参选人要证明自己有管治能力,赢得选票,主观上更需将自己与其他参选人区别开来。制度不允许、实践无空间,这次立法会选举怎可能搞成「清一色」?


      不搞「清一色」,关于这次立法会选举会否流于形式的问题,也有了部分答案。

      因为不是「清一色」,因为必要的差异性和必然出现的差异性,竞争就在所难免。这是一个方面。

      另一方面,选举本就是竞选工程,竞争或许可以通过协调或联盟淡化,但却是体现选举公正性的重要特征、构成选举公信力的必然要素、保证选举结果品质的方法和手段。在都是爱国者的情况下,参选人之间展开理性竞争,比理念,比纲领、比作风形象,以竞合关系推进良政善治,正是这次立法会选举的应有之义。

  于此方面,一些参选人不这么认为。有的说,既然都是爱国者,何必再争来争去伤和气,协商解决不就可以了吗?有的说,既然实力差距悬殊,结果在意料之中,何不劝退那些不知名的参选人?有的还说,自己以前为拨乱反正做了那么大贡献,为什么还要鼓励别人参选和自己竞争?这些认识,都是错误的认识,都需要矫正。

       立法会选举不会搞「清一色」,也绝不会搞「形象工程」。

      选举就是选举,自己有选举权,市民有投票权,要协商也是通过竞选表现和自己的选民「协商」;不同参选人社会地位再不同,大家也在同样的竞选跑道上,有同样的参政机会和权利;选举不是「政治酬庸」,议员席位不可能「论功行赏」,能不能当选最终要看选民意见。

       对于这次立法会参选人来说,原来要敢于同反中乱港分子斗争,现在则要敢于和志同道合者竞争,幻想「躺平」了当选既不现实,更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对于民族复兴,国家主席习近平说,行百里者半九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对于香港由治及兴,也不会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

      唯有奋斗者,才能在历史的年轮上刻印足迹。保持选举的竞争性,才不会让选举流于形式,才能推动香港特区选举制度的健康持续发展,也才能让当选的人更能体察选民信任来之不易、敬畏市民期待不敢辜负,用心用情为民办实事、办好事。

  近日,香港紫荆研究院发布了一项关于这次立法会选举的民调结果。数据显示,1520名市民中,有七成多的人相信有志人士可依法公平参与选举,同样有七成以上的人希望候选人之间有充分竞争。香港社会的民意很清楚了,市民正怀有期待,参选人当怀有自觉。

      香港完全可以通过这次选举再证明,香港不缺管治人才,民主实践很生动,「爱国者治港」下已经处处新气象、新局面。



图片源自网络

0人已打赏

0条评论 119人参与 网友评论 文明发言,请先登录注册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最新评论

©2020 荷兰华人新闻网 http://hlhx.n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