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杂评:对比中国历史,亚历山大东征有一重大缺陷,西方历史让人质疑 ...

2023-10-31 15:29| 发布者: 荷兰华人新闻网| 查看: 110| 评论: 0|原作者: 百家杂评 |来自: 百家杂评公众号

摘要: 对比中国历史,亚历山大东征有一重大缺陷,西方历史让人质疑作者:百家杂评 来源:百家杂评公众号 亚历山大东征,十年内从马其顿打到古印度,无疑是西方历史上的一段传奇,或许用“传奇”还不足以说明远征奇迹, ...

百家杂评:比中国历史,亚历山大东征有一重大缺陷,西方历史让人质疑
作者:百家杂评    来源:百家杂评公众号


       亚历山大东征,十年内从马其顿打到古印度,无疑是西方历史上的一段传奇,或许用“传奇”还不足以说明远征奇迹,应该用“神奇”更贴切一些,即“一段神奇的远征”。按照西方历史叙事,这是历史“定论”,就是亚历山大东征肯定存在。

       然而,对比中国历史,却可以看到亚历山大东征存在一个重大缺陷,就是后勤问题,除非亚历山大在十年中总能抓住概率只有十分之一、乃至百分之一的机会,但总是巧合就不再真实,恰如文艺作品的“无巧不成书”,如此也就很难不让人质疑西方历史。


       中国历史上的远征军后勤

       中国史书记载多次远征作战,但无论中原王朝远征,还是游牧民族远征,都会面临后勤困境,包括粮草、兵力补充、装备等。

       在过去2000多年中,中原王朝与北方游牧民族长期对峙,之所以如此的原因之一,就是中原王朝远征游牧民族时,后勤压力太大了。文景之治给汉武帝留下了厚实的家底,但汉武帝多次远征后,却耗尽了国力,将盐铁收归国有来敛财还不够,最终国家面临秦末时“土崩瓦解”之危局。唐玄宗时的怛罗斯之战中,唐军主力只有万余的原因,也在于后勤压力太大,不可能在西域驻军太多。可见,即便中国古代最强盛时的远征,后勤压力甚至都会压垮国家。

       有人说,亚历山大后勤与中原王朝后勤不同,他是以战养战,且大量使用牲畜运输,但以蒙古西征来看,这种说法依然不可信。

       蒙古铁骑一人三马,驱赶大量牛羊牲畜,随身携带大量肉干等,渴了喝羊奶、饿了吃肉干,而且对于劫掠非常专业,即能以战养战。按理说,蒙古铁骑可以一直打下去吧,但为何蒙古三次西征,持续时间长达半个世纪?原因就在于蒙古铁骑也需要后勤基地、前进基地,需要牧场喂养牛羊马,需要基地作为休整,需要考虑打不下坚城无法以战养战怎么办等等。


       中国历史犹如一面照妖镜

       按照西方历史叙事,亚历山大聚集数万大军,只携带十天粮草,然后就此展开远征,通过以战养战的后勤方式,一路征服无数异文明,包括波斯、埃及、小亚细亚、两河流域等,最终通过十年时间一直打到古印度,建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疆域超过500万平方公里,人口超过2000万。

       亚历山大的后勤,肯定不符合中国中原王朝的后勤规律。但问题是,在冷兵器时代,最擅长以战养战的蒙古铁骑,根本做不到亚历山大的程度,后勤主要还是靠自身;最具后勤优势的蒙古铁骑,也无法持续十年的不断进攻,即亚历山大后勤也不符合蒙古帝国的后勤规律。

       更为重要的是,无论亚历山大怎么约束,攻下无数城镇之后,士兵必然要抢劫大量财宝,这是人性,最终战利品数量极其庞大,那么这些财宝怎么运输?这个问题很致命,难道一边带着大量财宝,一边继续远征?

       当然,亚历山大的后勤不是不能成功,但完全深入异域作战,不熟悉地理气候环境,又没有可靠地图,周围全是敌人,想要以战养战的打到古印度,每次都能“巧合”的从敌人城镇获取粮草,只能让人感到不真实。

       需要说明的是,亚历山大远征之后,让每个士兵只携带几天口粮,以确保士兵体力,之后粮食全指望打下一个城镇的收获,亚历山大似乎从未考虑走错路、打不下城镇、或城镇没有粮食等怎么办,更没有考虑士兵抢劫的大量财宝运输问题。

       可见,无论是中原王朝的后勤,还是蒙古帝国的后勤,都不支持亚历山大东征的后勤,其实世界上就没有类似案例支持亚历山大的后勤。总之,以中国历史为镜,亚历山大东征的后勤,大概只能用“太过儿戏”或“太过巧合”来说明,西方将如此传说都能视为一本正经的历史,如此焉能不让人质疑西方历史!


       最后,关于亚历山大东征,还有三点值得一谈:

       首先,亚历山大东征实在太过离奇,除了后勤问题之外,还有十年长期征战中将士们难道不想念家人而要回家,士兵病死、战死后的兵源补充问题,无数异文明国家为何心甘情愿的接受亚历山大统治?总之,亚历山大东征的疑点实在太多,缺乏符合历史逻辑的解释。

       其次,西方否定夏朝的关键理由,是中国考古没有发现“字证”证据。但问题是,亚历山大东征史,考古上也没有发现“字证”,一些似是而非的遗存也根本证明不了西方叙事中的亚历山大东征史,如此这是不是严以待人、宽以待己的双标?

       第三,在历史问题上,中国追求“董狐直笔”,追求“不虚美、不隐恶”,虽有不客观之处,但总体是可信的。中国人以己度人,认为西方也是这样,对亚历山大东征史深信不疑,但中国人太善良了,其实西方历史虚构属于家常便饭,更会以虚构的历史为武器。



作者:百家杂评    来源:百家杂评公众号

0人已打赏

0条评论 110人参与 网友评论 文明发言,请先登录注册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最新评论

相关分类

©2020 荷兰华人新闻网 http://hlhx.n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