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学说的意义

2023-10-14 08:30| 发布者: 荷兰华人新闻网| 查看: 77| 评论: 0|原作者: 张文木 |来自: 张文木战略公众号

摘要: 阳明学说的意义作者:张文木 来源:张文木战略公众号 王阳明,即王守仁(1472~1529年),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 ...

阳明学说的意义
作者:张文木     来源:张文木战略公众号



       王阳明,即王守仁(1472~1529年),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

       一

       元蒙入主中原对中国汉族知识分子是一大刺激。明代中后期,中国汉族政权又面临边疆动荡的威胁。面对日益严重的国家危机,王阳明将朱熹教育改革继续推进,将进一步“正心”作为学问形成的核心范畴,正心不是“禅心”,相反它是反禅的。

       二

       毛泽东看二十四史时说:“看《明史》最生气,做皇帝的大多搞得不好,尽做坏事。”[1]

       处士横议,是宋明两代知识分子的通病。造成这种“议论误国”恶习的原因可追溯至宋朝脱离实际的教育制度[2],元代大学者袁桷[3]说:“自宋末年尊朱熹之学,唇腐舌弊,止于四书之注。凡刑狱簿书、金縠户口,靡密出入,皆以为俗吏而争鄙弃。清谈危坐,卒至国亡而莫可救。”[4]钱穆先生更是痛陈:“学问空疏,遂为明代士人与官僚之通病。掌握独裁权的皇帝,往往深居渊默,对朝廷事不闻不问,举朝形成群龙无首之象,而明代风习又奖励廷臣风发言事。于是以空疏之人,长叫嚣之气,而致于以议论误国。”[5]

       毛泽东曾批评王安石变法:“无通识,并不周知社会之故,而行不适之策也。”[6] 若将毛泽东这个评价用在张居正身上也是合适的。王安石变法结束至北宋亡(1085~1127年),凡42年;张居正改革至明亡(1582~1644年),凡62年。

       三

       明代的王阳明强调“正心”。是要叫你知道自己是谁即自己的社会属性,这叫正心。正心就是正根,讲的就是立场。有立场才能有正确的观点和方法论,根正,修身、齐家,才能治国平天下。心歪国歪。

       明代的王阳明强调“正心”,不是要求学生只会读经典,而是要他们认识自己的社会属性,这叫正心。心不正,则无以担当国事。与孔子、朱熹一样,王阳明也是直面“时代问题”的思想家,他们的伟大之处首先在于他们是战士。

       故此,阳明先生针对宋明学界积弊说:“人须在事上磨”[7],而不是在书上磨。

       四

       现在有人把王阳明说成是一个禅学大师,根本就不是。禅学兴,国则亡。好端端的宋王朝,其知识界上下都是“横看成岭侧成峰”,没有担当,没有立场,结果竟被自己昨天瞧不起的民族打败了。明朝也是临到大危机才出现王阳明这样的大思想家。

       五

       列宁说:“马克思主义在理论上的胜利,逼得它的敌人装扮成马克思主义者,历史的辩证法就是如此。”[8]其实历史上一切有成就的思想家的命运大体相同。也就是说,他们许多人的思想中的能动的、积极的和革命的部分被后来人“修正”为“普世”即人人可以接受的学说。比如孔子、朱熹、王阳明等的命运都是这样。今天我们有些人也把王阳明(1472年~1529年)学歪了,把王阳明的学问偷换成禅宗的内容,一天坐着没事练心,这是对阳明学说偷梁换柱式的歪曲。与朱熹一样,王阳明学问的核心是要解决知识分子的立场问题,为什么要“正心”呢?正心就是立场,有了立场才能谈观点和方法论。为什么王阳明要提出来这个,因为他看到明朝空论造成的误国问题,当然这也是北宋普世理学带来的同样问题。

       六

       阳明思想对中近代思想史的意义是积极而巨大的。

       北方游牧民族的强势崛起和大宋乃至大明王朝的倾亡对中国知识分子的心理造成大刺激,从司马光《资治通鉴》的泣血疾呼,经南宋朱熹教育革命的大力助推,中国封建知识分子有了文化自觉。与朱熹(1130年~1200年)同时代的岳飞(1103~1142)、辛弃疾(1140年~1207年)及稍后的文天祥(1236年~1283年)诗词中已有强烈的抗战精神。

       这种精神经王阳明继承和推进,中国封建知识分子更加注重实践之于学问的意义,其普遍特点是学问也做得好,但手不离枪。王阳明就拿枪,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三个人都不失枪杆子,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等全是这样。《资治通鉴》“四书”以及《大学》中展现的重经验、轻先验和经世致用、杜绝空论的精神成了中国政治思维的主线。

       明末王阳明及随后的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等都带兵打仗,主张“知行合一”,这种传统在后来的曾国藩、张之洞那里得到极大的张扬,并对20世纪初的中国知识分子特别是对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建设产生了极为重大而积极影响并在政治上也取得了巨大成就。

————

       [1]盛巽昌、欧薇薇、盛仰红:《毛泽东这样学习历史,这样评点历史》,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60页。

       [2]钱穆评论说:“是学风之陋,南宋以来已然。”钱穆著:《国史大纲》,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第698页。

       [3]袁桷(1266~1327年)元代学官、书院山长。字伯长,号清容居士。庆元鄞县(今属浙江)人。

       [4]转引自钱穆著:《国史大纲》,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第697~698页。

       [5]钱穆著:《国史大纲》,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第697~698页。

       [6] 薜泽石:《听毛泽东讲史》,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355页。

       [7] ﹝明﹞王守仁撰,吴光、钱明、董平、姚延福编校:《王阳明全集·传习录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12页。

       [8]列宁:《马克思学说的历史命运》,《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39页。



作者:张文木     来源:张文木战略公众号

0人已打赏

0条评论 77人参与 网友评论 文明发言,请先登录注册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最新评论

相关分类

©2020 荷兰华人新闻网 http://hlhx.n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