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金刚川》的“糟点”在哪里?

2020-11-3 12:02| 发布者: 荷兰华人新闻网| 查看: 187| 评论: 0|原作者: 谭吉坷德|来自: 红歌会网

摘要: 《金刚川》的“糟点”在哪里?作者:谭吉坷德 来源:红歌会网  这是一个好莱坞外衣下的中国故事,看起来更像是一部美国电影。一场保卫和平,保家卫国的宏大叙事史诗被解构成了一个完全西方化、破绽百出的个人主义 ...

《金刚川》的“糟点”在哪里?
作者:谭吉坷德    来源:红歌会网


  这是一个好莱坞外衣下的中国故事,看起来更像是一部美国电影。一场保卫和平,保家卫国的宏大叙事史诗被解构成了一个完全西方化、破绽百出的个人主义英雄故事。


  就像他们身上莫名其妙的军装一样,这些士兵可以出现在任何战争的场景之中。事实上,如果没有片头的说明和金刚川这个地名,你甚至不知道这是在抗美援朝。

  最好的形象是占有大量时间的美国飞行员,最精彩的桥段是半拉身子的中国英雄干掉了俊朗义气,一边战斗一边读诗的美国英雄。这两位英雄之间人性和勇气的较量,构成了《金刚川》的主体脉络。

  在这部影片中,看不到侵略者。有大V赞赏说这是银屏上中国英雄首次干掉正牌美国英雄,是个突破。这话没错,这是对“人民战士驱虎豹,舍生忘死保和平”这一抗美援朝精神最无底线的突破。

  好莱坞的私货就是除了讲好人性的故事,没有人性价值和正义性的空间。《金刚川》不但粗糙地模仿好莱坞的技巧,其价值观也充满了浓郁的好莱坞风情。美国英雄式的飞行员,血肉横飞、人海战术的东方军队,“职业军人之间为了荣誉的决死一战”让人眼花缭乱。他们为何而战,牺牲的价值是什么,正义性在哪里。

  无论情节再魔幻,故事再离奇,场景再血肉横飞,除了无厘头的“噱头”,除了悲惨,你甚至很难从中寻找到悲壮,更看不到这一切后面的价值意义。刨去片头片尾加起来不过两三分钟硬贴上的红色元素外,说是“反战”电影并不过分。

  好莱坞电影工业的震撼贯穿始终,那种声效和音响越强烈,情节越血腥、越魔幻,人们的好奇心越失落,即使影片用超出人类理解能力的“人桥”等等手法强制催情。因为你在这里寻找不到“献礼”的内容,寻找不到精神力量和战斗意志的本源。

  《金刚川》的“糟点”已经被舆论扒出来了太多,这样粗制滥造的电影成为唯一的“献礼片”。我们要纪念什么,怎样才能找到《上甘岭》、《英雄儿女》那样的感觉,这才是电影后面的最大问题。

  “国之大事,在戎与祀”。抗美援朝不但是“立国之战”,也是宝贵的民族财富和全人类的历史遗产,更是共和国和人民军队的精神高地。总有些东西是不能亵渎的,可是在中国影视圈内,就没有他们不能亵渎的东西。

  李敖说过: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首先要出卖自己的国家。那些视好莱坞为精神圣殿的人士,在他们的偶像名单中,你就是把百度搜到李彦宏的姥姥家,也不会找到志愿军的身影。通过这些人还原那场对资本世界的抗争,是最典型的“拎着猪头走错了庙门”。

  影视圈是中国最接近完成“颜色革命”的地方,他们最堕落的不是身体,而是精神。通过它们重现那场触及心灵的宏大史诗,就像要在天安门广场上抓到鲸鱼一样,是件十分可笑的事情。

  资本豢养的导演,演员,歌手,这些文化买办像乞食的狗一样紧盯的是西方的奖项和认可。他们自觉地接受好莱坞的精神征服并根据征服者的意愿来改变一切。在个人主义价值观的框架内,硬塞进与其截然对立的奉献和牺牲,结果只能产生非驴非马魔幻化的商业爽片。用这样的东西来献礼,是一种无法容忍的羞辱和冒犯。

  更大问题是,为什么我们的影视作品一直皈依好莱坞的价值体系,追随在日韩影视的后面爬行。为什么作为拥有5000年文明,人口最多的大国一直到今天,还没有拥有本民族气质特征,能够领先世界的现代文化。为什么这类主旋律的题材和资源一定要掌握在资本手里,为什么人民共和国的主旋律,必须也只能在好莱坞的背景上奏响。

  2000年前后,史诗般全景式还原抗美援朝铁血战史的电视剧《抗美援朝》就已经完成了拍摄,但一直怕“友邦惊诧”而未能公演。奇怪的是在纪念被遗忘的抗美援朝精神的今天,这样的佳作巨制仍然不能面世,却要用《金刚川》这样的假冒伪劣产品来刺激人们的情绪。

  说到底这是不同价值观的矛盾和冲突,无法调和,也没有“乱伦”的空间。这不是一部电影的问题,只有全社会的反思和批判,才能真正的走入那段厚重的历史,才不会把这笔宝贵遗产和精神财富仅仅当成实用工具。

  我们有一个人对抗一个美国装甲师的士兵,有一个人打死200多名侵略者的狙击英雄,有30多万名令世界震颤的抗美功臣,可是却没有一部承载中国价值观的《血战钢锯岭》。这不是酒量问题,这是态度问题。“恰爱国饭,做两面人”的中国影视圈永远解决不了这个问题。

  抗美援朝为和平而战,是人民共和国对西方资本世界一次最大规模的抗争。今日中国的影视圈,已经形成了资本的垄断化和寡头化。简单的说,无论是道德基础还是价值判断,人民建国的红色文化同任何资本底色的文化力量都无法融洽和粘合,仍然还是东风西风的问题。

  为什么五六十年前的《上甘岭》《英雄儿女》至今仍然是抗美援朝题材的巅峰,仍然在触动中华儿女的心灵和激情。因为这是带有中华民族气质特征感染力强烈的现代文化。

  这种吸纳人类文明精华的文化使中国人在精神上被动转入主动,由自卑走向骄傲。“这种中国人民的文化就其精神方面来说,已经超过了整个资本主义的世界”,是资本世界永远到达不了的高度。令人惋惜的是,资本扼杀并用丑陋替代了这种属于中国人民自己的现代文化。

  打着商业旗号的资本文化完全终止了中国现代文化的探索和对浴血光荣的记忆,而且利用资本的力量将中国人的骄傲引入被动和自卑,面对西方在精神和文化上再次跪了下去。

  “抗日神剧”已经成为我们文化中的一大污点,因为它完全解构了共产党把乌合之众整合成为人民的历史。学者余亮讲过,“感谢那些抗日神剧的导演还没盯上抗美援朝”。这一悲剧也许正在开始上演。透过《金刚川》我们看到,资本敏锐地抓住了观众的G点,正在试图像“抗日神剧”那样攻陷抗美援朝这一精神高地。像《金刚川》一样的伪历史剧、伪壮烈、伪英雄主义或许会迎来一个大爆发的时刻。我们正在乐乐呵呵的继续破坏自己的文化。

  《英雄儿女》的原唱最好地诠释了“现在中国人民已经组织起来了,是惹不得的。如果惹翻了,是不好办的”这一庄严声音,经典的刻划了抗美援朝的英雄形象。《金刚川》结尾时谭维维将这一首神圣的战歌唱成了抒情小调。她的歌声可以在小桥流水、小剧场甚至小酒馆里,唯独不能放到抗美援朝的宏大背景上。

  主旋律是社会主义现代文化的专有名词,崇尚个人主义的资本世界没有这个东西。从精英视角解读人民的叙事史诗,让资本演奏社会主义的主旋律,让这些“精神外国人”去搞他们自己不相信也无法理解更不能接受的价值观,就是让狼爱上羊。他们和人民,不是同一批的中国人。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也许是影视圈开发抗美援朝宝贵遗产的根本借鉴。只有爱国者的热爱和信仰,才会还原历史,体现人民的利益和意志。最典型的是《志愿军军歌》的词作者,不过是志愿军中的基层指挥员。正是保家卫国的崇高信仰和对和平挚爱情愫的迸发,催生了气吞山河的佳作。

  有什么样的观众就会有什么样的电影。几十年来的文化侵略和文化殖民,已经为他们量身定制好了一套消费、娱乐的速食文化。这种文化蚕食掉了大多数人的想象和分辨能力,消减了他们向往进步的思考,使神圣和美好失去了应有的价值。低俗化的商业影视获得的成功很好地展示了我们文化边疆的失守和西方文化入侵的力量。

  电影是生产价值观的行业,说到底是人民的话语权问题。在西方这个权利毫无疑问的掌握在资本手里,在中国应该掌握在什么人手里,从《金刚川》来看,似乎还是一个没有得到解决的问题。

  一个大国不能靠糟蹋自己的文化和遗产来赚钱。文化问题才是社会、民族的根本问题。大国崛起首要的文化准备是拥有价值观为核心的文化影响力和精神感召力。《金刚川》唯一的正面意义,就是告诉我们在这方面还有很长很艰难的路要走。



作者:谭吉坷德    来源:红歌会网

0人已打赏

0条评论 187人参与 网友评论 文明发言,请先登录注册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最新评论

相关分类

©2020 荷兰华人新闻网 http://hlhx.n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