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方现象——为什么吃着“体制”又标榜“江湖”?

2020-3-20 19:36| 发布者: 荷兰华人新闻网| 查看: 279| 评论: 0|原作者: 宪之|来自: 乌有之乡

摘要: 方方现象——为什么吃着“体制”又标榜“江湖”?作者:宪之 来源:乌有之乡  方方以《软埋》横空出世,生虽逢时惜为期略晚,遭遇“初心”甦萌,风头衰减,因之在草根大众中遭遇异议挞伐,五内不畅,适遇冠疫暴发 ...

方方现象——为什么吃着“体制”又标榜“江湖”?
作者:宪之   来源:乌有之乡


  方方以《软埋》横空出世,生虽逢时惜为期略晚,遭遇“初心”甦萌,风头衰减,因之在草根大众中遭遇异议挞伐,五内不畅,适遇冠疫暴发,情动中而形于言,咏而为《武汉日记》。到底公知身份,退而不休,个人抒发成群体强音,引起社会关注和激烈争论,誉毁交集,阵营分明,成为一个引人瞩目的社会现象。


  有意思的是,论辩中方方十分强调自己的百姓身份——“我来自江湖”,并非体制官员。

  吃着“体制”又标榜“江湖”,不是方方的专利,它带有很高的普遍性——对公知精英而言,它是普世的。

1

  方方的江湖,不是草根大众江湖,而是公知精英江湖。

  庚子年这场役災,中国人民被迫接受了两场惊心动魄的战役:自然的和政治的。这是关乎民族兴衰的残酷考验,出乎公知精英及其主子意外,两场大战都已发生戏剧性的转折:抗疫之战,中国已经获决定性胜利,主战场也已转到幸灾乐祸的西方。政治战场,大纛由美国高举着,按华府的设计,这正是唱衰中国的大好时机,美国政要不顾国家交往的起码礼仪,一毛不拔、破口谩骂、幸灾乐祸、乘人之危、落井下石,现赤裸裸流氓恶霸相。老大发声,西方媒体齐声跟进,黑云压城,浊浪惊天,似乎中国不垮于役也要垮于政了。

  对决中,国内公知精英紧跟美国的鼓点起舞,心照不宣,紧密同步。

  他们的逻辑里,中国怎么防治都是一片阴暗,是制度问题;西方怎么做都绝对正确。

  美国一毛不拔,就忙不迭地歌功颂德。

  在中国,“每一个数字都是一条生命”;在西方,“全民感染集体免疫是科学合理的”,包括瑞典政府的不检测、不隔离、不收治、不公布!

  中国封城是侵犯人权和自由度,而外国是“科学理性”、“真正的人道主义”

  美国诬称“中国病毒”骂“亚洲病夫”,他们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中国人偶加推特质问,就捅了马蜂窝,招来众犬吠声,“引用阴谋论作证据”,“把国家带向战争灾难的节奏”,“陷国家于不义,害国、害人民”,棍子飞舞大帽乱飞。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不过两个月,形势反转:中国胜了,灾祸落到包藏祸心者的头上。

  过去,他们肆意攻击中国;现在,该他们不得不学习中国经验,甚至向中国觍颜求助了。

  生活是最好教员,也是照妖镜,一反一正,买办奴才及其洋主子的人权、人道、民主、普世、制度优势等华丽外衣顿时灰飞烟灭,赤裸裸的现出凶狠恶毒、无耻卑鄙相。

  这场对决中,方方 以他的“日记”再次崭露头角。开始因“殡仪馆扔得满地的无主手机”惹了众怒,后调整策略,宣称“我写‘武汉日记’的基调始终秉持与政府绝对保持一致”,笔调一直以灰色渲染为主旋律。也因此,其影响力远优于西崽买办的厚颜无耻。

  认识“日记”,一句话堪称经典:“记住,没有胜利,而是结束”!

  这是方方和公知精英们的“江湖”。

  并非国人大众的“江湖”。

      方方不孤

  方方不孤,这位深居简出的“平民”,一直享受着诸多大媒体的关注和呵护,各种采访报道不断,发声及时,台湾和海外媒体时见助威。

  可见,方方引起的争议,绝不是个人现象。

  比如:羊城晚报 02-26 04:01 《在方方日记和媒体报道中 凝聚最大集体理性》。

  比如美国之音

  一位公知大咖易某,用《武汉铆起,马屁精滚开》为其声援:

  “不拍马屁,会死人啊?吃人血馒头的往往也是马屁精。马屁精是土特产。每到国难当头,他们就会不甘寂寞地跳出来舞文弄墨,标准动作则有两个:一是把丧事办成喜事,二是吹捧领导人。”

  公媒自媒觍颜跪舔美国者滔滔皆是,他们都不是“马屁精”;为中国难得的扬眉吐气欢呼一声,就成了“马屁精”?

  这就是公知的江湖逻辑!

  役災以来举世汹汹,中国受尽欺凌辱骂,如今乾坤倒转了,作为中国人,只要良知未泯,难道不该高兴一下,还要痛心疾首么?

  面对大灾大难,中国人一点没有灰头土脑,他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出了自豪感,抗出了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最难的是还醍醐灌顶——是的,还是社会主义好,没有“核心力量”不行,多亏公有制和人民战争,多亏白求恩的精神没有颠覆!

  什么“灯塔”优势,穷凶极恶,下三滥,真不是东西!什么“跟着美国都富了”“合作双赢”,我们不再受骗了。

  中国公知精英经营多年的洗脑功德,一朝化为乌有,这可不是左翼蛊惑活动官煤灌输的结果——方方们怎能不痛心疾首的!

  “没有胜利,只有结束”,说的就是这个。

  这“结束”,很残酷,又不能不承认。

  然而,对于大众来说,这却是个了不起的“胜利”。

  它是继美国扼杀华为和制造香港祸乱以来又一个伟大胜利,而且是比上两次更大。

  它还是来自反面教员的启蒙,使公知们的“启蒙”相形见绌。

2

  方方的体制江湖。

  “我不是厅级干部!我不是厅级干部!我不是厅级干部!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我连公务员都不是。所以,我是没有级别的。真是让各位口口声声叫喊“厅级干部”的人失望了。退休后,我就是个普通市民。当然,我也没有入党。我一直都是群众。尽管当了省作协主席,但了解体制的人会知道,我这样的主席,并不管事。省作协所有的事务,均由党组决定。”

  这段话很值得玩味。它要表达的意思有两层:

  一,我不是官,退休后就是个普通市民。

  二,即使在位也是摆设,“体制”是党组说了算。

  作协主席,厅级,不折不扣的体制高官,西方话语中叫“文化官僚”。这官,虽不批土地管项目,但它掌控话语权,话语的的支配权,嘴大说了算,是上层建筑里的要害。

  厅级而说不是官,有点大言欺人。公务员云云,玩弄编制术语,丝毫不影响其“体制”地位。

  土地改革本是资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孙中山就把“平均地权”列入同盟会的纲领。随着资产阶级走向反动,这一使命才落到无产阶级身上。连土改都要颠覆,不过是资本联手地主农奴主反攻倒算倾向的极端表现,比主张“回归新民主主义”的公知,走得更换远。《软埋》能够出版热销且获大奖,这说明它在体制内外都有其可观的社会基础,有着强势的话语权。以魏巍微的声望,办个为老百姓说点实话的小杂志,且不免被“历史终结”,方方们的话语权可想而知。

  “体制”云云,源自西方而后被公知精英袭用,含义模糊,妙不可言。入乎其中又时出其外,“体制”云云,最能表现这种微妙关系。

  轰动一时的《河殇》,曾以国礼送给了美国元首,你能说它不“体制”吗?

  同样高层,王震拍案而起怒斥“不可容忍”,这时公知精英就用着“体制”了——前者,是开明民主,超越体制;后者,自然属于“体制”的僵化专制了。

  《河殇》夭折了,“体制”不改革死路一条。

  文坛的话语权,以“雅”而论,诺贝尔奖金得主捧上神坛;以俗而论,范BB及众多外籍明星,事实上成为“国民精神塑造者”,公不公务员,关系并不大。

  《软埋》的历史地位,不妨看一下莫言获得诺奖的颁奖词:

  “莫言用讥讽和嘲弄的手法向历史及其谎言、向政治虚伪和被剥夺后的贫瘠发起攻击”,“20世纪中国的残酷无情从来没有像他笔下的英雄、情人、施暴者、强盗以及坚强、不屈不挠的母亲们那样得以如此赤裸裸地描述”,“在莫言笔下的中国,我们从来没有遇见过一个理想具有合乎标准特征的公民”,“莫言所描述的过去,不是共产主义宣传画中的快乐历史,而是他用夸张、模仿以及神话和民间故事的变体重现五十年的宣传,令人信服、深入细致。”“但他所描写的猪圈般的生活如此独特以致我们觉得已经在那里呆了太久”,“莫言为个体反抗所有的不公,无论是日本侵略还是毛主义的恐怖以及今天的狂热生产至上”。

  “历史终结”时代,“跟着美国”是大方向,新自由主义事实上主导着改开设计,几位经济学权威,风云际会炙手可热,举足为法一言九鼎,翰苑智囊,执设计牛耳。无论国家体改机构,还是体外天则研究所,都曾为“天”制“则”,在经济基础变革方面举足轻重。

  当然,强推“人间正道私有化”过分,炫耀“我被准确打成资产阶级右派”过火,乃至否定土地红线,主张放弃钓鱼岛,就与“体制”渐行渐远,慢慢的,他们突出民间江湖,更看重美国的重点保护对象身份了。

  再如,宣称“共产党非法”、主张“司法独立”“军队国家化”和“多党制”的X山会议,自然不该出自“体制”,然其组织者,却是国家体改会长。

  可见,“体制”一语的模糊微妙。

  看社会现象,必须跳出公知设定的逻辑圈套。

3

  据高位高势,睥睨天下而又标榜江湖,并不是方方的个人作态,正是公知精英精英欺世盗名糊弄大众的基本策略。

  美国人打着输送民主人权旗号将南斯拉夫、阿富汗、伊拉克和埃及的人民送进灾难深渊,一开始也曾迷惑过不少人,这一套中国精英们也玩得心应手,诸如“做三百年殖民地现代化”啦,“再给洋人打工二十年”啦,“当兵要当美国兵”啦,“做一夜美国人”啦,都曾有声有色地上演过。回首欧苏转型,乌克兰最为可叹,反专制的结果,将整个国家交给了富豪寡头,一个欧洲最富国家弄得惨不忍睹。时下只有香港废青,依然把乌克兰模式当做追逐的天堂。

  公知精英颠覆中国的这一套并不新鲜,前车覆辙历历在目,所以他们刻意回避,一直不敢直面苏东崩塌的教训。他们用“伤痕”“专制”“大锅饭铁饭碗”“闭关锁国”等将毛泽东时代说得一无是处,用来糊弄人民为全面颠覆社会主义造势,他们也曾一度得势所向披靡。后来人们慢慢发现不对劲,两极分化、信仰崩溃、道德沦丧、黄赌毒泛滥,特别是贪污腐化愈演愈烈人神共愤,于是公知精英就调整策略,以为民请命姿态出现,借反腐糊弄大众以售其奸,让大众为其火中取栗。

  精英公知标榜江湖的秘密,就在这里。

  腐败,不是改革的“润滑剂”吗?怎么又变成“体制”的痼疾,非得的颠覆不可了呢?

  在中国,最能赢得人心的是反腐。然同是反腐,却同床异梦。

  人民大众要通过反腐拨乱反正,回归社会主义。

  公知精英的反腐,是彻底颠覆体制,颠覆公有制和社会主义——“产权明晰”给资本寡头,还有什么腐败!

  他们到底是代表大众,还是代表富豪权贵呢?


作者:宪之   来源:乌有之乡

0人已打赏

0条评论 279人参与 网友评论 文明发言,请先登录注册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最新评论

相关分类

©2020 荷兰华人新闻网 http://hlhx.n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