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南对话雷倩:民进党“去中国化”课纲倒行逆施! 作者:司马南 来源:百度机构作者 司马南:首先跟大家介绍一下雷倩老师,她虽比我年轻几岁,可学历很高,是美国博士,在美国生活了近20年,担任过很多企业的董事长。在咱们大陆的语境,她就是民营企业家、职业经理人。她做过金融,搞过投资,做了很多事。 最重要的是雷倩老师回到台湾地区之后,在台湾国民党立委,经一票一票拜票最后当选的。她现任台湾“信心希望联盟”党主席兼秘书长、台湾中华妇女联合总会主任委员,她作为学者还研究了很多问题。 总而言之,雷倩博士学问大大,您是博士,我啥也不是。啥也不是,欢迎博士! 雷倩:司马老师是我们大家非常敬佩的大V,尤其是直言敢言,几乎什么事情都直指核心。 司马南:岛内“去中国化”的课纲问题,解决起来难在什么地方?复杂性在什么地方?马英九没解决的问题,导致谬误流传,群众都受影响。小孩子都说,日本人对台湾人好,大陆人对台湾人不好。在孩子们成长时,他们最初接受的教育就是有问题的。在植入三观教育的时候,却被赋予了这样的知识框架,那当然是极坏极坏的。现在这种状况之下,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雷倩:我先解释一下课纲。台湾与大陆一样是应试教育,通过考试引导教育。以前我们有公定的公版教科书,需要课程纲要,不同的教育公司去编书,编完后一个版本使用十年。最早的时候,“95暂纲”——2006年民进党陈水扁第二任的时候,他们想要快速“去中国化”。于是改了中文跟历史的课纲,这次改变把整个历史的结构改了,也把古文的精华改了。 中国人的品格教育依附在《论语》《孟子》所蕴含的儒家价值观之中。但当你质疑为何修改删除时,他会说《论语》《孟子》很重要,但是先秦有诸子百家,有多元的思想,所以我们也要去学习庄子、韩非子。 这种修改冲淡了原本品格教育中包含的思想。 从2006年起,直到2023年,这么漫长的时间中台湾想要逐渐“去中国化”,在这之中台湾社会有一个非常庞大的反弹,一股涌动的地下风潮。 上面的学者骂,底下的家长骂,老师们骂,在教学场域的人也骂。他们知道,当你把这些东西改了以后,整个的教育场域也变了。 这么长的时间里,我今年忽然对台湾的民心有信心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台湾有很多的学者、文学家、教育家站出来呼吁说要进行改变。 有一个普通的高中国文老师区桂芝,今年她在一个非常小的网络论坛中讲了一些话。这些话经社群媒体的推播后,产生了“沛然而莫之能御”的力量。 她说:“他们删掉了顾炎武的廉耻,学生就不必再知道为什么士大夫之无耻,是谓之国耻,他们不再清楚地理解,为什么耻是清清白白的辨别,所以‘108课纲’是个无耻的课纲。台湾的老师们再也享受不到尊师重道的校园伦理,而台湾的孩子更惨,他们失去了扎实的基础教育,更可悲的是,他们失去了合宜的生活教育。” 你无法想象那天我收到了多少的人从多少不同的渠道为我推来了区老师的发言。这段话激起的民意,高到了所有的政治人物都要回应的程度。 她进一步表示,我们现在是一个无耻的教育,因为你把“耻”拿掉了,把“廉耻”拿掉了。 她这样讲,连游锡堃都得回应,参加选举的候选人统统要回应。这种风潮,我上一次见到还是2006的反贪腐运动,那次不是施明德叫大家出来发声,而是一把火引燃了,总有人会看到,这藏不住的。 我就觉得中国人说得好,“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 司马南:从大陆的角度来看,一个事情已然成为网民重大关切,因此所有要参选的政治人物必须回答,这对他们来说是一个考验。他们是“独”还是“统”,亦或是有别的主张,都会暴露出来。一个人的政治面貌就这样勾勒出来。 雷倩:这个事情对台湾影响非常大,这给了很多平时没有声音的普通人一个发声的机会。许多平凡的家长、国文老师会追随着这份声音,发出自己的声音。这样,事件就有了一个二度传播、三度传播的机会。 更重要的是,固然有些台湾人在日本统治之后对日本文化有喜爱之情,可是他们并没有想抛弃自己中国文化的根。 “台独”让我们媚日以后,没有机会表达“抛弃中华文化”的这一段观点。而区桂枝老师帮他们表达了,因而他们就跳起来了。 所以我为什么说这件事情让我对台湾的人民开始有一种很深刻的信心,是因为我发现他们只是没有机会说,但是你让他有机会表达的时候,他会跟民进党说,你可以去“亲日”,但是你不能让我“反中”、“仇中”,让我抛弃中华文化的根源。 《论语》《孟子》是中华文化的根源,古文是所有文化积累的精粹。 区老师告诉现在的教育家跟家长:你们去胡改乱改,让我们孩子的竞争力都消失,这样做怎么对得起我们的下一代? 司马南:区老师讲得好,她从家长、对孩子负责任的角度入手,讲了一个大的道理。也谢谢雷老师告诉我们这些信息,让我们增强了祖国统一的信心。在文化上,台湾与大陆完全是同根、同源、同文。在这件事情上,大陆的群众应该更有信心。 作者:司马南 来源:百度机构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