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军正在失去对经营数十年的北部边境的控制 作者:掸邦中文网 来源:掸邦中文网 2023年11月28日,缅甸民族民主同盟军全面收复缅军经营近三十年的掸邦第一特区——果敢兴旺区拱掌军事基地。缅军第16野战旅旅长率残部溃逃,其余272人尽数投降,其中包括第3支整建制投降的第125营全体。 这是缅甸民族民主同盟军协同盟友发起的“10.27”军事行动的众多战绩中的又一胜利成果。缅军拱掌军基地的丢失,使其在掸邦北部特别是边境地区的控制力面临进一步下滑趋势。在一个月的时间里,缅军已经接连丢失清水河、滚弄、木邦、勐古和棒赛等众多北部边境要地。 拱掌乡位于掸邦第一特区——果敢北部的兴旺区,紧邻中国云南省镇康县,拱掌军事基地是缅军经营了近三十年的坚固要塞,一度使其作为占领者引以为傲。在没有发生激烈抵抗的情况下,近三百人就乖乖缴械,举手投降了。 这样的战例既出人意料之外,却也在情理之中,因为当下敏昂莱所领导的缅甸军事集团已经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所以任何一个偶发性事件都有可能导致其体系性崩溃。拱掌基地的丢失,给了缅甸民族民主同盟军超预期的胜利喜悦。 这样超预期的巨大作战成果今后可能还会接着出现,这使得人们普遍相信,敏昂莱领导的缅甸军事独裁统治政权离结束的日子不再遥远了。缅甸民族民主同盟军官方发言人在面对媒体采访时,满怀信心地表示,他们将为此继续奋斗。 据悉,缅甸民族民主同盟军只是试探性袭击了缅军拱掌基地周边的较小据点,不料五天后,缅军第125轻步兵营全体和其他军警宪特民团共186人,以及86名军属就诚惶诚恐地举起双手,将整个拱掌军事基地主动献给缅甸民族民主同盟军,可见缅军内部的畏战怯战现象已经处于普遍性质。 当时,缅军125营的营长和一名士兵高举白旗走出战壕,只是提出为己方伤兵提供医疗救助和军属安置等基本要求之后,他们就全部卸下所有武器。随后,得到缅甸民族民主同盟军的妥善安置,离开他们控制近三十年的拱掌基地。 就在缅军第125营整建制投降的前一天,缅军王牌第16野战旅旅长悄悄带着约100名残兵仓皇逃离,放弃了本该据守的当地另一个重要据点。这等于为次日的整体性投降奠定了有效的基础,前线缅军已经从上到下到了风声鹤唳的程度。 尽管缅军政权发言人佐敏吞少将在11月29日公开表示,缅军兵力必须要进行重新调整部署,以确保掸邦第一特区——果敢境内缅军及军属的安全,但是这似乎丝毫不能缓解缅军正在不断失去对掸邦北部边境地区的控制力下滑趋势。 自2023年10月27日“10.27”军事行动展开以来,已经先后有3个整建制的缅军步兵营向缅甸民族民主同盟军举手投降。不能说这些缅军毫无战斗力,尽管缅军的步兵营普遍缺额,但他们建制完整,指挥体系健全,弹药亦充足。这充分说明,处在掸邦北部边境的一线缅军部队已经正在不断地完全失去斗志。 当缅军依靠武力踏上掸邦高原的时候,正是大缅族主义思想盛行,武力值爆棚的时期。他们以占领者的姿态践踏掸邦人民的主权,以殖民者的手段统治奴役掸邦各族人民。如今,大缅族主义思想面临严重滞销的境地,缅族殖民军也到了该滚回家的时候了。 自“10.27”军事行动以来,许多缅军部队或单独或整体举手投降,因为他们知道缅甸民族民主同盟军制定有缴枪不杀和优待俘虏的人道政策。2023年11月12日,缅军第129轻步兵营127人整体投降。2023年10月30日,缅军第143轻步兵营41人整体投降。 3个整建制投降的缅军步兵营全体成员不仅生命得以保全,而且每人均得到了百万缅币以上的安置费,最终安全地离开战场,踏上返回下缅甸故乡的道路。在顽抗到死和投降求生之间,缅军一线战斗人员早已经作好了充分的准备。 因为他们每一个人心里都已经非常清楚地知道,缅甸现在处于一个没有政府,也没有军队的无政府主义状态。敏昂莱所领导的所谓缅甸国防军只不过是一个大号的反动军阀集团罢了,而包括缅族人民在内的所有民族如今都在激烈反抗这个反动派。 自“10.27”军事行动启动以来,缅军政权已经陆续失去了近300个军事基地和十多个重要城镇,以及对中缅两国之间主要贸易路线的控制也即将完全失去。缅军经营掸邦北部边境数十年,政治动荡,军事冲突,经济凋敝,民生艰难,可以说是毫无建树。 当一带一路始终处于无法前进的时候,中国人民失望了,缅甸人民也失望了,掸邦人民更加失望。不得人心的缅军已经到了需要墙倒众人推的不堪地步,他们需要离开掸邦高原,回到他们自己的家乡,好好反省自己的一生,到底做对了什么。 而在缅军失去对掸邦北部地区的殖民控制之后,考验掸邦本地人民的时刻又将到来了。数十年的战乱催生了众多的民族武装组织,作为掸邦土生土长的民族,是精诚合作,还是靠拳头说话,将考验每一个民族武装组织领导人的政治智慧。 而同为勐傣民族却内战多年的掸邦进步党和掸邦复兴委员会已经于2023年11月29日率先作出了积极的表率作用——共同签署了全面停止敌对状态的和平协议。这或许有助于推动掸邦其他各民族和武装组织之间同样以政治协商的方式实现掸邦全民族的大团结和复兴进程。 作者:掸邦中文网 来源:掸邦中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