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外资火葬场 作者:有里有面儿 来源:有理有面儿公众号 又一家中国公司被印度坑了。 据印度媒体报道,10月10日,印度监管金融犯罪机构逮捕了4名行业高管,其中一名是中国智能手机厂商vivo的员工,理由是“涉嫌洗钱”。 对此,vivo公司非常气愤,痛诉印度当局的蛮横无理,给中国企业罗列的罪名越来越荒唐离谱,并声明将采取所有可行的法律措施,坚决维权。 这件事,再次印证了印度的可怕技能——“只吃不吐”。 “吃进去”的倒不是别的,正是那些在印度投资的外国企业。 本是带着互利双赢目的来印投资的企业,几番折腾下来,无一不是“遍体鳞伤”,根本不可能“全身而退”。 印度也因此在国际社会上享有了“外资火葬场”的“美誉”。 其实,印度政府如此针对中国企业这也不是什么怪事,毕竟小米的48亿元人民币还在印度当地的税务部门扣押着呢。 而且,这已经是印度政府在短时间内向vivo的第二次“发难”。 在本月初,印度警方就曾指控小米和vivo帮助当地一家叫作“NewsClick”的新闻网站非法转移资金。 “NewsClick”是印度的一家独立媒体网站。在今年8月份,美国《纽约时报》刊登了一篇关于美国富商内维尔·罗伊·辛厄姆爆料性的新闻。 辛厄姆是美国芝加哥软件咨询公司思特沃克的创始人,同时也是一位“亲中”人士,现在居住在中国上海。文章称,近年来辛厄姆一直接受中国政府的指示,资助某些国家的部分组织和新闻媒体宣传“亲中亲共”的言论,其中就包括印度的新闻媒体“NewsClick”。 其实,在这个号称“为中国宣传”的“NewsClick”网站上,几乎找不到为中国宣传的内容,都是以报道印度国内为主。 而且,文章大多爆料和批判的,都是莫迪政府和莫迪所在的印度人民党的现实问题。 比如,网站曾经爆料过莫迪与印度首富阿达尼关系非同一般,这些年一直是阿达尼在资助莫迪的竞选活动和从政资金,甚至在2014年莫迪当选总理后,赴任的飞机都是由阿达尼公司专机负责。 阿达尼也得益于莫迪的支持,在印度收购港口、机场和煤矿等资产,短时间成为亚洲富商。 莫迪这哪能忍,赶紧借题发挥指控“NewsClick”违法接受资金用以“宣传中国”,顺便还指控vivo、小米等中资企业协助“NewsClick”洗钱,帮助其非法转移资金。 时至今日,印度也未公开出vivo、小米为该网站“转移资金”的确凿证据,不过,只要印度认定该网站有“亲中”嫌疑,那中资企业肯定要“躺枪”了。 在有理哥看来,这就是莫迪打着“中国问题”的幌子,来实施“打击异己”的一场行动。 只是这把“无妄之火”,就这么硬生生地烧到了vivo的头上。 vivo早在2014年就进入了印度市场,在2015年时响应了“印度制造”的政策号召在印度建立了工厂。 客观上说,自打vivo、小米进入印度后,凭借先进的技术、可靠的产品质量等优势,迅速抢占了印度市场,发展越来越好,给印度当地也带来了可观的收入,解决了大量就业问题。 根据vivo2021年发布的相关报告显示,vivo在印度雇佣员工已达10000名,年产能约6000万部手机。 根据国际数据公司(IDC)的最新数据统计,在2023年第二季度,vivo以非常微弱的优势超越了三星、苹果和小米,成为了印度第一智能手机品牌。 虽然,带来了好处,但也一定程度上挤占了印度本土的手机工厂,毕竟质量差的玩意儿没人喜欢。 眼看印度本土的手机厂全军覆没,印度人可坐不住了:“我们印度把市场开放给你们,我们本土的企业都被你们搞破产了,你们这些外资赚的可都是我们印度人民的血汗钱呐!你们在我印度赚的钱,就得留在我印度搞建设,休想把钱转走! 我说你偷税、我冻结你账号、我家的法律我说了算!从你们外资的代工厂里赚钱太少太慢了,我得想法子去抢,我抓你们的人,让你们交赎金,你们得拿钱给我们印度搞建设、造航母!” 印度的一番番操作让外资们叫苦不迭,有类似遭遇的不止小米和vivo,还有更多的中企被印度监管机构“特殊关照”过。 2022年2月份,印度税务局曾到华为当地办公室进行搜查,指控华为公司涉嫌通过虚增成本等方式避税; 2022年7月份,OPPO被印度当局指控逃税近439亿卢比; 还有一加、富士康等中国公司也遭受过印度税务局的突击搜查; 在今年十一假期前夕,联想也被印度当地的税务局官员突击搜查,理由是怀疑联想在当地逃税。 最近这几年,中国与印度之间的关系一直处于紧张的状态中,再加上美国的挑唆,中印关系一直不太愉快 ,印度当局对中国企业发难那也是“情理之中”。 但是,还是讲点道理。人家印度在对待外资企业这件事情,可是“一视同仁”,不光针对中国,对美日韩和其他国家的外企那也是一点都不手软,世界各大知名企业几乎都被印度薅了个遍,不能说是雁过拔毛了,是恨不得把雁留下! 比如,他们曾通过税收的理由打击过美国的IBM、英国的沃达丰等一系列国际知名大厂,要么就是直接冻结账户,要么就是要求对方缴纳高额罚款; 再比如迪士尼、沃尔玛、亚马逊等等,这些知名大企业都正在经历或曾经遭受过印度“烧钱”和“烧心”的考验; 就连苹果公司,在印度的下场和结局也是等着被“削”! 自从莫迪上任以来,印度的贸易保护色彩可谓愈发显著,“印度赚钱就在我印度花,你一分都别想带回家”。 这些年,外企到印度投资都是看中了印度丰富的人口以及消费市场。 加之当初莫迪在吸引外资方面可谓是不遗余力,他跑遍了世界各国,表达自己吸引外资的诚意,争取最大程度增加外资投入,并且在基础建设和制造业领域方面,印度政府还采取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减税措施,可想而知,没有人能够拒绝这样“真挚”的诱惑。 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印度逐渐暴露出了其“贪婪”的本性,“表面和善”的国家背后蕴藏的力量和制定计划的能力可不容小觑。 印度哪能让自己吃亏?外资在印度挣了多少钱,印度就得让外资吐出多少钱,印度这“只吃不吐”的伎俩让无数外资哑口无言。 更甚者,印度还想“空手套白狼”——来我印度投资,就得把关键技术交给我。 此前,比亚迪准备向印度投资10亿美元合资办厂,但是印度给出的条件竟是要求比亚迪交出其“核心电池技术”,在比亚迪明确拒绝后,印度当局以“国家安全”为由,拒绝比亚迪进驻印度市场; 在冻结了小米公司的资金之后,印度还曾试图将小米驻印度公司直接强行收购; MG汽车和上海电气也遭到了印度的强行收购。 虽然印度人最终没有得逞,但这种“强盗行径”也着实过分! 越来越多人看不下去了。于是乎,从2022年至今,已经有超过2800家的外资企业,纷纷逃离印度市场。 外企的大撤退也给了莫迪政府一记响亮的耳光,印度国内不少中高端制造业面临停工,没有来自外资的技术和资金,印度制造业一度陷入危机,这也告诫了莫迪政府,“成功之路永远不可能是独自走完的”。 在没有丧失国际信誉的前提下,可能会有更多的外资流入印度,这样的良性循环是对国家经济发展的最大的优势。印度偏偏“正道”不走,非要去走恶性循环、背信弃义之路。 印度对于外资企业“杀鸡取卵式”的掠夺最终伤害的还是印度自己。 真心奉劝印度政府:大国之大,不在于野心大、拳头大;大国之大在于格局大、胸襟大,谋短利者无长利。 如若印度一直这么吞噬外资企业,那么所谓的“印度时代”,将一直是个伪命题,永远不会来临。 作者:有里有面儿 来源:有理有面儿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