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原义 来源:张文木战略 作者:张文木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这是《大学》的核心思想,其中关键是“道”“德”二字。韩非子“夫道者,弘大而无形;德者,核理而普至”(《扬榷第八》[1]),是在说事物的共性“道”和个性“德”的关系。太田方解释说“道之在物曰理,明验事实曰核”[2]。《辞海》解释得更明白:“‘德’,指具体事物从‘道’所得的特殊规律或特殊性质。”《管子?心术上》:“德者,道之舍。”[3]可见,中国古人讲究的是从“德”即实事中求来的“道”,反对的是无“德”之“道”,即脱离具体对象的空论。 “格物致知”,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的另种表述。格物,即只有确定了事物的“德”性,方知事物的本性。学习之道,在于且也难于先明“实事”(“明明德”);明于“事”,方知“道”;明乎“实事”,方可“求是”。正可谓“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老子》最初又名《德道经》,书中的内容顺序是《德经》在前,《道经》在后,这与后世的《老子》是不同的。后世的《老子》,如王弼本、傅奕本,河上公本等,均名《道德经》,其文是《道经》在前,《德经》在后,可能主要是被道教篡改所致。在先秦,韩非是第一个对《老子》做过系统研究和阐发的人,他在《解老》和《喻老》中所述的《老子》,其内容的排列顺序便是《德经》在前,《道经》在后。韩非所见的《老子》应是古本。1973年,长沙马王堆出土了《老子》帛书甲、乙本,该墓主是西汉初人,死于文帝12年,该帛书《老子》亦应是古本。帛书《老子》甲、乙本亦是《德经》在前,《道经》在后,与韩非在《解老》和《喻老》中所述的《老子》相同。这说明古本《老子》是《德道经》,而非《道德经》。[4]这反映了中国传统思维中“道”从“德”出,即先讲“实事”(德)再谈“道”理的特点。 这种思想到汉时概括为“实事求是” ,后宋人“器”与“理”关系的讨论、20世纪20年代中国人关于“问题与主义”的讨论及40年代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开展“理论联系实际”的整风,都是源于中国春秋时期“德”“道”关系的认识,是贯穿古今的“实事求是”认识路线的继续。 孙景坛认为:“《德道经》与《道德经》虽只一字颠倒,但这充分说明《老子》最重视的范畴是德,不是道。”[5] ———— [1]张觉译注:《韩非子》,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96页。 [2]张觉译注:《韩非子》,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97页。 [3]徐兆仁主编:《中国韬略大典·管子》,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7年版,第189页。 [4]参阅孙景坛:《关于道家研究中的几个关键问题》,《南京社会科学》2001年第10期。 [5]孙景坛:《关于道家研究中的几个关键问题》,《南京社会科学》2001年第10期。 来源:张文木战略 作者:张文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