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循环”背景下的农资价格猛涨与山雨欲来

2021-9-11 16:30| 发布者: 荷兰华人新闻网| 查看: 224| 评论: 0|原作者: 胡靖|来自: 人民食物主权

摘要: “双循环”背景下的农资价格猛涨与山雨欲来作者:胡靖 来源:人民食物主权导 语  从2021年春耕至今,化肥价格持续在波动中上涨,以尿素为例——尿素价格往往是化肥行业的“晴雨表”,到2021年6月,尿素价格创 ...

“双循环”背景下的农资价格猛涨与山雨欲来
作者:胡靖       来源:人民食物主权


导    语

  从2021年春耕至今,化肥价格持续在波动中上涨,以尿素为例——尿素价格往往是化肥行业的“晴雨表”,到2021年6月,尿素价格创下十年来的新高,直冲2900元/吨,与2020年6月的约1500元/吨相比,上涨近9成!业界人士称如此暴涨,前所未有。这样的暴涨将冲击农业发展。

  是什么原因导致短短几个月,农资价格暴涨呢?涨价有几个国内外因素:美国滥发美元的货币宽松政策,让全世界买单;进而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传导到国内;疫情以来生产成本提升;国家对环保的监管持续加强,一些中小化肥企业关停,国内化肥市场整体呈现供需紧平衡等。虽然这些因素会导致涨价,但是导致“暴涨”的主要因素是企业的利润导向。《中国经济周刊》的报道显示,一些上市农资企业今年1-6月的利润是同比的300%、600%、甚至1000%。政府的约谈抓住了此次涨价的关键:“7月30日,国家发改委约谈提醒部分重点化肥企业,要求重点化肥企业提高站位,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充分发挥示范和表率作用;依法合规有序经营,不得囤积居奇、哄抬价格或捏造、散布涨价信息。”【注1】然而,约谈似乎力有不逮,涨价风潮依然强劲。结果是,农资企业赚得盆满钵满,农业生产者却深受其苦。

  今天推送的文章从国内和国外双循环的视角分析了农资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同时,作者胡靖老师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倡导中国农业必须走出对化学农资的依赖。小农户土地的细碎化导致化肥利用率低,但同为化学农业的规模经营也一样大量依赖化肥投入。因此,如果不能摆脱对化肥等农资的依赖,不能解决分散经营的困局,我们很难想象中国发展可持续农业的未来出路。

作者|胡靖
责编|侯解
后台编辑|童话 
 


       最近尿素、复合肥、草甘膦等农资价格的急剧上涨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首先是全球政治、经济、贸易、金融的巨变必然带来农资市场与价格的紊乱。其次,新冠疫情及气候变化必然导致农资生产与运输成本上升。由此,国家对粮食安全供应链的每一环节、每一步,都必须小心翼翼。

  粮食安全始终是一个刚性需求。而且这一需求的底线还会随着经济的增长而缓慢提升。这是社会稳定的心理底线,也是全球稳定的心理底线。由此,粮食安全的需求会延伸为农资供应链的刚性需求。即,由于粮食安全不能出任何问题,农资供应链也不能出任何问题。

  这是因为,全球目前的农业生产方式,已经是被彻底“改造”后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而不是过去传统的有机农业的生产方式。现代农业一定需要化肥、需要除草剂、需要农药、需要柴油和电力。

  这种生产方式的“路径依赖”几乎不可能改变。但是,全球的贸易格局却发生了巨变。 
 
1、世界货币的新危机

  美元作为一种世界货币,作用其实相当重要。但是,美国绑架了这种重要性,常常在财政危机爆发时滥发美元,让全世界为美国买单。这种饮鸩止渴的帝国主义货币政策,导致美元的信誉连同美元的价格不断下跌,终于快走到尽头。

  如今,美国的28万亿债务已经到期,但看不到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一沉疴之疾。若继续印美元,则是慢性死亡,美元最终会崩溃。但不印美元,财政会崩溃,这又是在等待死亡。

  世界各国对此噤若寒蝉、无能为力,只能寻求自保。由此,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的危机肯定还会继续,全球通胀也会继续。所以世界农资价格的紊乱、上升将是一个长期的趋势。

2、全球贸易规则的危机

  自从2016年11月特朗普上台以后,WTO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战略,其实就是美国的帝国主义的全球贸易规则。美国可以以“美国优先”无视、破坏一切贸易规则。以前还是半遮半掩,现在则是图穷匕见。尤其是对中国华为无所不及的制裁、封杀,让全世界目瞪口呆。

  由此WTO的权威性消失,其多边贸易规则正在变得可有可无。美国的这种全球霸凌,使得全球贸易陷入杯弓蛇影。在粮食及农资供应链上,如果继续依赖他国,一国的粮食安全势必面临越来越大的风险。这就倒逼所有的国家,尤其是人口压力沉重的国家,必须想方设法保障资源的可持续性,同时提高农资自给率,预防被人家“卡脖子”。

3、新冠疫情恶化了贸易格局

  2019年10月以后爆发的新冠疫情,对全球农资供应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于全球疫情无法得到有效的控制,而蔓延以后的灾难无法承受,因此,几乎所有国家的所有货运都需要进行严格的疫情评估和风险防范。

  一些疫情严重的地区,海运、空运甚至会直接熔断。这就使得农资这种大宗商品的贸易、物流面临新的问题、新的障碍,成本急剧上升。至少在短期内,全球疫情的缓解还看不到希望。

4、资源耗尽的倒计时其实一直没有改变

  化肥等重要农资生产严重依赖的煤炭、磷矿、石油、天然气等都是有限资源。这些资源是不能再生的,用一点就会少一点。从18世纪工业革命爆发以后,世界农业就高度依赖这些有限的资源。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罗马俱乐部”对此就提出了严重警告。但是,在资本主义的战车上,几乎所有的国家都予以无视,而且还在加大、加快资源的耗竭。所以,随着倒计时,在农产品刚性需求的压力下,资源采掘能力、供给能力的下降趋势必然呈现,由此农资价格必然会呈上升趋势。

  所以,从世界大局的“外循环”上看,今天农资供应链的震动有些“意料之外”,但也是“情理之中”。  


  值得欣慰的是中国政府对耕地资源和粮食安全一直高度重视,对化肥等重要农资的生产同样也予以了政策支持、财政支持,没有贪图一些短暂的贸易利益,由此确保了我国粮食生产6亿吨以上的基本产能,人民能够安居乐业。

  但是,我国的粮食生产同样是现代农业,粮食产能的高企,意味着对农资的严重依赖,包括对世界农资市场的依赖(我国钾肥50~60%要依赖进口)。这就是说,外循环一旦有风吹草动,包括汇率的波动,这种依赖的钢丝就会迅速震荡,引发国内农资生产、农资市场的恐慌,甚至重新洗牌。

  而且,国内粮食生产和农资供给,也不是风平浪静。最近的“内循环”就遭遇了两大突发性危机的冲击。

       1、持续了近两年的新冠疫情

  我国虽然利用制度优势迅速控制住了国内的疫情,但农资的生产与物流都受到了一定的冲击,生产成本,尤其是人工成本急剧上升,使得相关厂家的经营遭遇了一定的困难。

  而且,由于国外新冠疫情失去控制,我国对贸易、物流的防控会成为一种“持久战”。这就意味着农资生产、物流的成本都会长期居高不下。

       2、类似郑州暴雨的极端气候很可能成为常态

  全球气候变暖正在改变我国气候、水文的分布状态。一些原来干旱缺水的地区,可能面临洪水;而一些原来水源充沛的地区,又可能面临干旱。所以,干旱与洪水长期看仍然是不可忽视的威胁。

  全球气候谈判,及中国的“碳达峰”、“碳中和”的承诺也会进一步改变目前农资生产、利用的格局。一方面一些工厂的环保要求会越来越严格,导致化肥等农资的生产成本会越来越高,另一方面为了保护农业生态,需求侧的利用也会受到越来越严格的限制。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农业的“小农户”的生产方式,有一定的历史合理性,迎合农民的非合作心理。但从农资利用角度,其细碎经营的弊端却是相当严重。直接导致我国农资需求一直是一种虚火上升状态,化肥、农药、除草剂的综合利用率一直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1/3。也就是说,国内化肥、除草剂、农药利用量的至少2/3是一种毫无积极价值的制度性浪费、制度性代价,这还不包括农机、农用电的制度性浪费。

  这就需要在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继续深化改革,以合作社等规模化、结构化的新集体经济模式替代“小农户”模式,这才能从根本上扭转我国在农资问题上的被动。

  综合来看,国际“外循环”的不确定是长期的态势,“内循环”将承担更重要的责任。粮食安全要抓在自己的手里,化肥等农资的供给就必须抓在自己手里。
  同时,我国的现代农业还需要一场新的革命,或者说正在蕴含一场新的革命,即现代农业必须逐步降低对化肥等农资的过度依赖,必须推动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循环农业,以应对全球农业及农资更加不确定的山雨欲来。


2021/9/7   广州

注1: 郭志强,化肥价格“炒”出10年新高:上市公司赚了 农资协会急了,《中国经济周刊》8月20日。



作者:胡靖       来源:人民食物主权

0人已打赏

0条评论 224人参与 网友评论 文明发言,请先登录注册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最新评论

相关分类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英语)
日本語(日语)
Deutsch(德语)
Русский язык(俄语)
بالعربية(阿拉伯语)
Türkçe(土耳其语)
Português(葡萄牙语)
ภาษาไทย(泰国语)
한어(朝鲜语/韩语)
Français(法语)
©2020 荷兰华人新闻网 http://hlhx.n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