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际金融数字解读 作者:何新 来源:何新老家伙博客 某报今日金融新闻: “SWIFT数据显示,2021年5月,在基于金额统计的全球支付货币排名中,欧元的占比为39.03%,超越美元的38.35%,成为全球跨境支付的首选货币。 紧随其后的英镑和日元分别以5.78%和3.02%的占比占据第三、四位,人民币则以1.9%位列第五。 值得一提的是,欧元在5月成为全球最活跃货币。” 这几个数字意味着什么? 也就是说:全球每100笔国际支付活动中,以欧元结算39笔,以美元结算38笔,以英镑结算约6笔,以日元结算约3笔。以人民币结算是1.9笔。 该新闻还说,若按名次排列,人民币位居全球支付活动的排名第5位。 应该注意到,欧元加美元占据了全球支付活动的将近80%。人民币仅占不到2%。 欧元支付比例所以超过美元,显然是因为欧盟内部交易只用欧元,而欧盟是全球第三大市场。 此外,美国与欧洲的贸易,也有相当部分是以欧元结算支付的。 而欧盟与俄罗斯、伊朗等的贸易也只能以欧元支付。(由于美国对俄的强力制裁,美国目前与俄罗斯几乎没有贸易及金融联系。) 欧盟与欧元的崛起,在很大程度上约束着美元的无锚滥发。所以“欧元在5月成为全球最活跃货币。” 人民币成为全球五种国际支付货币之一,这件事很了不起,意义重大。 但是人民币在国际支付活动中占比尚不到百分之二,这表明中国与国际间的大部分贸易活动,特别是对西方主要市场的贸易活动,仍然主要以美元、欧元、英镑和日元作为结算工具。 应当注意的一点是,西方主要央行都是私有化银行,包括美联储,英国央行,欧盟银行成员的多数。而这些私有化银行都有共有的股东,例如罗斯柴尔德财团,摩根财团,沃尔夫财团等。所以西方银行是通过银行资本的交汇融合实行一体化的。 中国已经开放商业银行对外国股份的接纳。但西方财团所更关注的,则可能是对央行股权的持有。 金融一体化是政治一体化的经济基础。人民币的国际化,不单纯是作为贸易结算工具的问题,也包括银行资本的互持问题。 人民币要走向成为国际通用货币,仍然任重道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作者:何新 来源:何新老家伙博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