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中国为什么失败:小农经济的约束

2021-6-10 19:50| 发布者: 荷兰华人新闻网| 查看: 232| 评论: 0|原作者: 江宇|来自: 昆仑策网

摘要: 旧中国为什么失败:小农经济的约束作者:江宇 来源:昆仑策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成立,就遇到了对中国发展道路的第一次分歧:是停留在新民主主义阶段,还是进一步实现社会主义?经过探索,中国共产党改变了 ...

旧中国为什么失败:小农经济的约束
作者:江宇         来源:昆仑策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成立,就遇到了对中国发展道路的第一次分歧:是停留在新民主主义阶段,还是进一步实现社会主义?经过探索,中国共产党改变了之前设想的先实行10-15年的新民主主义、再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案,而是提前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就基本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确定了以公有制、计划经济、重工业优先发展、农村集体化、生活物资配给制为主要特征的经济制度。

  如何认识这一变化,是理解中国道路的起点,也是今天仍存在争议的问题。一些观点认为,建国初期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出于“意识形态狂热”、“公有制崇拜”或者照搬苏联模式,导致经济建设走了弯路、“耽误了三十年”。我们并不同意这种看法。通过对历史过程的考察证明,建国初期选择的经济发展道路,是具有充分经济理性和必然性的选择。只有选择这样的道路,才能打破旧中国小农经济结构、殖民地经济和弱小的政府能力对经济发展的瓶颈限制,开启现代化的进程。

  中国人对现代化的追求,起码自清朝中期就开始了,但直到1949年,中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既然封建时代的中国长期是首屈一指的世界强国,清朝19世纪的GDP占世界的1/3,明清江南地区已经具备了发达的农业、繁荣的商品经济、丰富的劳动力和广阔的市场,但中国为什么没有发生工业革命?既然鸦片战争之后,中国逐渐具备了西方式的企业、技术、设备甚至一些制度,看上去现代化的一切要素都具备了,为什么没有启动现代化进程?这是因为,旧中国起码面临着三个重要的约束,成为现代化不可逾越的障碍。

小农经济的约束

  现代化最突出的特征是工业化,从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至少需要三个条件:

  一是要有足够的初始投资和工业技术,因为工业是资本密集型产业。

  二是农业部门要有足够的剩余产品,供养那些脱离农业劳动、专门进行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的人。

  三是有一个较大的高收入群体,他们在基本温饱需求之外,还有能力消费工业产品。

  总之,工业化能否启动,首先取决于农业能否为工业部门提供足够的剩余产品,而传统中国社会并不满足这个条件,其根源是人均占有土地水平很低。

  中国是世界上人地关系最为紧张的大国之一,战国时,人均耕地面积仅有4.5亩,清朝中叶下降到2.0亩。直到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还强调“要使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至少有两个重要特点是必须看到的:一个是底子薄……第二条是人口多,耕地少”[1]。人多地少的国情,是约束旧中国实现现代化的障碍。
  


  首先,人多地少导致农业部门产品有限,难以为工业化提供足够剩余。我国封建社会,人均占有成品粮一直不超过600市斤,特别是清朝中叶人口从1亿多急剧增加到3亿多,人均占有粮食仅350斤,即使粮食分配比较平均,也只能满足温饱水平。粮食大部分由农民自己消费,很少进入商品市场,形成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格局。这种人多地少、人多粮少的状况,决定了不可能给工业化提供足够的剩余产量。

  因此中国传统社会积聚财富主要表现为土地集中,而不是消费水平档次的升级,长期停滞在“没有发展的增长”的超稳定结构。

  相比较来说,欧洲社会一方面人地关系比中国宽松得多;另一方面,西欧在发现美洲新大陆之后,通过在非洲和美洲的贸易,相当于从海外获得了大量土地,从而进一步缓解了人地矛盾,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大量的原料、劳动力和市场,农业可以为工业提供大量剩余产品和广阔市场,从那时起,西欧的发展同中国就大相径庭了。

  因此,中国现代化必须突破小农经济对有效集中资源的约束。

  其次,在人多地少的约束下,形成了维护低水平公平和稳定的政策和文化。

  同西欧封建社会的庄园主和农民之间密切的人身依附关系不同,中国封建社会农民和地主之间的人身依附关系并不强,自耕农小土地所有制是一种主要的土地所有制,在传统中国,“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2]”的个体小农是主要的生产单位,维护小农稳定、防止土地兼并,是封建王朝延续统治的前提。

  一旦工商部门或国家从农村汲取过多资源,就可能导致农村饥荒和破产。一般来说,王朝初期土地分配较为平均,承平日久之后,豪强地主坐大、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官僚体系也随之膨胀,并且和豪强形成利益共同体,这时如果出现有作为的皇帝打击财富集中,就能实现“中兴”。

  为了维护稳定,封建王朝往往会主动弱化国家能力,轻徭薄赋、减少税收。这种政策导向,固然有利于社会安定,但是也限制了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难以形成资本集中。进入近代之后,面对工业化的需要,如何做到既集中资本,又不危害农村的稳定?这个两难的问题,清政府和国民党都没有解决。

  再次,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又反过来影响了农村的社会结构和文化,形成了害怕变革、规避风险、小富即安的文化。各地自给自足,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不足以产生大量市场交换,也限制了农户参加社会交往和政治活动的空间。

  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像马铃薯一样分散的、互相独立的农村村社,靠着闭关自守的、一家一户的和自给自足的生活,构成了中国专制制度赖以存在的始终不变的经济基础[3]。

  1944年8月31日,毛泽东在给延安《解放日报》报社社长秦邦宪的信中指出:“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础是工厂(社会工厂,公营的与私营的)与合作社(变工队在内),不是分散的个体经济。分散的个体经济——家庭农业与家庭手工业是封建社会的基础,不是民主社会(旧民主、新民主、社会主义,一概在内)的基础,这是马克思主义区别于民粹主义的地方[4]。”

  中国小农经济的这些特点,在封闭的封建社会条件下,有利于长期稳定。但是,一旦受到外部冲击,就难以应对。近代以来,中国现代化屡战屡败,一个重要原因是一切改良、改革都仅仅着眼于上层和城市,而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的经济和社会结构。

  工商和金融资本下乡,对农村形成冲击,单个小农无法和大资本对抗,历代封建王朝末期盛行的土地兼并和高利贷又盛行起来,再加上工商资本的盘剥,大量小农破产,农村形成了两极分化。农民活不下去,也不可能形成有效的国内市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多次提起一件事:他11岁时,二叔毛菊生濒临破产,要把仅有的7亩地卖给毛泽东家,毛泽东和母亲不同意,觉得应该设法周济二叔渡过难关,但父亲认为花钱买田天经地义,毛泽东说:“旧社会那种私有制,使兄弟间也不顾情义,我父亲和二叔是堂兄弟,到买二叔那七亩田时,就只顾自己发财,什么劝说都听不进去[5]”。这实际上就是外部资本对农村冲击的一个事例。

  农村的凋敝,反过来使得城市工商业缺乏足够大的市场,要么半途夭折;要么只能依附于外国,形成殖民地经济结构,不能发展出独立自主的产业体系。可见,突破小农经济对现代化的约束,关键是解决一个两难的问题:如何既有效集中农业剩余,又避免农村受到冲击而破产?


标注:
  [1] 邓小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A].邓小平文选(第二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70.
  [2] 班固.汉书·食货志第四上.北京.中华书局(2012):1032
  [3] 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67
  [4] 人民网资料. 1944年8月31日 毛泽东论述新民主主义社会基础问题[EB/OL]. http://www.people.com.cn/GB/historic/0831/2835.html.
  [5] 逄先知,金冲及等.毛泽东传.[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4.
  节选自《大国新路——中国道路的历史和未来》 江宇著,中信出版社2019年1月出版



作者:江宇         来源:昆仑策网

0人已打赏

0条评论 232人参与 网友评论 文明发言,请先登录注册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最新评论

相关分类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英语)
日本語(日语)
Deutsch(德语)
Русский язык(俄语)
بالعربية(阿拉伯语)
Türkçe(土耳其语)
Português(葡萄牙语)
ภาษาไทย(泰国语)
한어(朝鲜语/韩语)
Français(法语)
©2020 荷兰华人新闻网 http://hlhx.n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