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EP:中资的“早熟”之路 作者:子午 来源:子夜呐喊公众号 11月15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签署,这意味着全球约29.7%的人口,超过25万亿美元的GDP,将在RCEP协定下从事自由贸易活动。 RCEP是一份没有欧美参加的亚太地区的自由贸易协定,RCEP谈判历经了八年长跑,曾经因为美国推动组建TPP一度搁置。但在特朗普推行单边主义、退群TPP之后,RCEP反而得以推进。 有人评价说,RCEP之后,中国进军CPTPP,“走美帝的路,让美帝无路可走”: 那么,美帝是什么样的路呢?桑德斯这样一位美国小资产阶级的民主“社会主义”者在四年来的两次民主党初选的竞选演说中都提到了一个问题:“之所以美国的中产阶级失望,贫困增加,贫富差距拉大,是因为这糟糕的自由贸易政策。”“与中国实行自由贸易损害了美国工人的利益,养肥了华尔街公司,并且污染环境。自2001年以来超过两百万个美国工作被外包给了中国。” 知乎博主“世袭英国上议员”讲述了一个案例,日本雅马哈有一款scara四轴机械臂,相对六轴机械臂,技术含量并不高。几年前国产scara机械臂用成本优势几乎把日系赶出了中国(六轴这样的高端产品主角仍然是日系和德系巨头);几年过去日系又把国产压了下去,原因同样也是价格,国产唯一的优势是可以赊账。 Made in Japan能够便宜下来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雅马哈大量采用东南亚供应链降本;而中国在金融和地产资本的推动下,工资、地租等各种成本直线上升(当然,中国的劳动者在成本上升过程是成了富翁还是负翁,大家自行判断)。 相似的案例还有中日厂商对东南亚摩托车市场的争夺,中国企业用价格战抢占了东南亚的摩托车市场,日本企业“理顺”供应链,降低成本之后又抢回了市场…… RCEP协定落实之后,日本的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的进口关税将从45%开始逐步下调,进口整车和合资车价格都有望下降,受冲击的恐怕不仅仅是德系、美系的车企吧? 当然,中国不是“活雷锋”,更不是傻子,RCEP协定没有好处,自然不可能拼命挤进去。除了中国本土制造的产品也能因为关税的下降,以更低的价格冲击亚太市场;更重要的就是“投资准入”。 以马来西亚为例,此前中国在当地的价值1600亿人民币的西岸高铁项目,价值200亿的中资石油管道建设项目等多个投资项目,因为马来西亚政府的换届而搁置。RCEP协定的签署,显然可以让这些投资更加稳定和安全。 2019年11月,菲律宾国会议员准备的一份内部报告表示,中国的国家电网公司控制了菲律宾全国电网40%的股权,引发了菲律宾对电力安全的担忧。事实上,中国电力公司的雄心远不止于此。中资在马来西亚、菲律宾、老挝等多个东南亚国家的电力项目中均有投资。东南亚的电力分配非常不均衡,像泰国这样的国家存在能源短缺的情况,与此同时,老挝等能源丰富的国家需要出售其多余的能源中国计划将将中国、越南、老挝、缅甸、泰国和柬埔寨等多国的区域电网连接起来。 中国宽广的疆域,为特高压输电技术的应用和积累提供了市场基础,中国电网的技术优势是很多发达国家都无法比拟的。而中资企业同样具备资本优势: 类似的状况,还有中国在高铁技术方面的优势。 高铁的出口还能带动相当多的配套产业,增加工作岗位;像电力的技术和资本出口,并不能为中国增加多少就业岗位,但是,对资本来讲,这的确意味着更广阔的市场和更多的利润空间。 从一带一路到RCEP协定,消化“过剩产能”更核心的要义就是消化“过剩资本”。 面对日本、德国高铁的竞争,中国高铁为了降低成本,会不会在供应链上进一步“理顺”,不好说。 如果说作为国资的高铁在供应链外迁的趋势还不明显的话,那么,很多私企和外企已经预先上演了这样的图景。像联想、华为、小米、OPPO等IT厂商早已将代工厂及配套工厂延伸到了东南亚、印度等成本更低的国家;富士康打着用机器人替代人力的旗号,在大陆削减了大量工作岗位,实际上却忙着到越南、印度建厂。这就是马云叫嚣福报论的底气。正像知乎博主“世袭英国上议员”追问的,当供应链外迁之后,“那工程师们,你们去东南亚吗?”而某些人以东南亚及印度投资环境的不稳定,来说明中国的不可替代性,却忘记了80年代的“严打”…… RCEP协定对资本意味着自由流动与财富涌流,而对劳动者而言,则意味着跨国的残酷竞争与竞相压价。今天,连某些自称“社会主义”的文人都在欢呼WTO以及现在的RCEP,未来某一天,中国的社会主义“爱好者”会不会也像桑德斯那样声声哀嚎呢? 再回到本文标题中“早熟”的问题。 当波音为了压缩成本,削减了美国本土的制造业岗位,将它的机身、机翼、座椅甚至是起落架拿到中国西飞等公司外协的时候,它是具备重新生产这些部件的能力的;而航空发动机、飞控系统、电传操作系统,等等最核心、最高端的部门仍然留在了美国本土。 而关于本文开头所引述的机械臂的例子,可以再另外介绍一些情况。中国尽管也有少数企业在尝试六轴、七轴联动的机械臂,但总体而言,发达国家的自动化制造装备工业已经步入4.0时代之时,中国的自动化制造装备业的技术水准仍然还在2.5时代。 中国生产机械臂的企业有两种,一种是从国外全部或部分购买核心部件,拿回国内组装,含金量可想而知;另一种则是完全自研,自研产品在减速器、伺服电机、控制技术等核心环节仍然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仅仅在价格方面有优势。但是随着发达国家供应链的外迁,价格方面的优势也将越来越小。为了生存,国内企业只能去国外寻找成本更低的地方建厂。而这正是中国制造业的尴尬处境。 即便不考虑工作岗位的削减、工资的下降以及劳动者利益的受损(事实上,民族主义立场的“大棋派”也根本不会认真考虑这个问题),“大棋派”口口声声“走美帝的路”,那你也得已经具备走这条路的硬实力。另外,美国大兵也不是吃素的,“大棋派”真的准备好了“持剑经商”吗? 此情此景,我们更应该理解毛主席当年的担忧——他担忧的不是“中资”,而是工人、农民的命运: 作者:子午 来源:子夜呐喊公众号 |